政协委员建诤言丨“星星妈妈”点亮“心灯”_天天日报

时间:2023-06-12 09:51:26     来源:湘潭在线

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静

认识王芳的人都知道,她是一个每天都将笑容挂在脸上的人,见到谁都乐呵呵,做起事来风风火火。殊不知,她每天面对的、守护的,是一群需要全社会关注的孤独症孩子。这份守护,她已经坚持了近20年。

孤独症患者被称为“星星的孩子”,他们常常活在自己的世界里。王芳第一次接触“星星的孩子”,是在她参加工作成为一名幼师的时候,从此,她就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守护“星星的孩子”的道路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在2006年以前,湘潭市还没有一所专门针对孤独症儿童开办的学校,为了给孩子做治疗和康复训练,患者家长只能带着孩子四处奔波。“应该有一所属于孤独症儿童的学校。”王芳想。就在这一年,王芳辞掉工作回到湘潭,在建设中路一栋楼房里创办了“亲园培智学校”,为湘潭市及周边地区的“星星的孩子”和“星星家庭”提供康复训练与服务。

现在湘潭市亲园培智学校共有孤独症患儿200余名。学校采取教师个别化教学和家长陪读、家庭辅导计划相结合的教育模式,给孩子们提供感觉统合、语言、认知、精细动作、运动、社会适应、生活自理、行为等各项能力的综合康复教育。作为校长的王芳,被大家亲切地称呼为“星星妈妈”。

“以前有点单打独斗的味道,成为市政协委员后,我有了帮助残障人士与政府对话的身份和平台。”6月7日,王芳谈及委员履职时感慨地说。她的提案自然离不开特殊教育,一份是《特殊教育——送教上门的建议》,一份是《关于残障人士的社会融合建议的提案》。

“送教上门”是适龄残疾儿童、少年需要专人护理,不能到学校就读的,由区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,通过提供送教上门或者远程教育等方式实施义务教育,并纳入学籍管理。长期从事特殊教育的王芳和政协委员戚红亮、杨智、刘晏红在调研中发现,送教上门存在专业教师匹配不足、教学内容单一、对象认定不规范等问题。

提案建议,充分利用特殊教育资源室,对每一位送教上门对象因材施教,加强对送教上门的残疾儿童的认定评估,加大保障力度,制定优先政策,为送教上门工作保驾护航。

“当前残疾人的社会融合程度不高,在基本保障、医疗康复、教育程度、就业状况等方面还面临许多困难,融入社会的任务还非常艰巨。”王芳在《关于残障人士的社会融合建议的提案》中建议,普及融合教育知识,多方干预努力,支持残障人士的社会融合,让他们回归主流,融入社会。

这两份提案得到了市教育局等部门的高度重视。目前,全市在加快建设各县(市)区、园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,执行《关于开展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“送教上门”工作的通知》要求,严格落实“一人一案”,规范送教上门形式和内容,加强送教服务过程管理,提高送教服务工作质量。融合教育试点校模式也已升级为“1+3+N”(1所特校带3所试点校,再辐射N所普通学校)的“全景版”实践。

在特殊教育这条道路上,王芳仿佛有使不完的劲。她还利用政协委员身份,牵线搭桥,推动湘潭医卫职院与市社会福利院达成专业实践合作。“福利院的残疾孩童缺少专业的康复教师训练,医卫职院康复专业的学生缺少实践的机会,我在中间牵个线,大家一拍即合。”王芳说。

今年,她还在全市心智障碍者关爱协会中,组织100多名会员开展“点亮心灯”系列活动,如带特殊儿童开展绘画、坐公交、逛市场、进KTV等体验活动,也给特殊儿童家长提供周末“喘息”的机会。“上个周末,我们就和美术名师工作室的老师、医卫职院的志愿者,在我们学校给特殊孩童上美术课,这些孩子的妈妈们就在另一间教师里上舞蹈课,放松一下心情。”王芳说,“点亮心灯”系列活动得到会员们的热烈欢迎。

标签:

最新文章推荐